捷克首都布拉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00:06
皇甫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

在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确认了矮行星的称谓与定义,决议文对矮行星的描述如下:

·以轨道绕着太阳的天体。
·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
·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它小天体。
·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它非恒星的天体。

随后并把三颗已知的天体:冥王星、原为1号小行星的谷神星与柯伊伯带天体阋神星划入矮行星之中;而该会未来亦会把外海王星天体或者小行星带的一些符合定义的太阳系天体划入矮行星之列。与行星定义的不同处只在矮行星未能清除在轨道上相邻的小天体,因而使冥王星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因为它未能清除柯伊伯带上邻近的小天体,而矮行星将选自传统中被认为是较小天体的小行星。

符合这一定义的包括:

谷神星、冥王星(134340)、齐娜(2003UB313),总计三颗
矮行星和其它的太阳系天体分类

国际天文联会以天体在太阳系内的位置、组成或历史,在第26届会员大会的5A决议案中,将太阳系的天体归类为三种类别: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代替早先的分类。这个决议将小行星、外海王星天体(TNO)和彗星都视为太阳系小天体。

没有了这些分类(小行星、外海王星天体、和彗星),太阳系的天体都将归类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而她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后者类别的子集合。

太阳系小天体在脚注3的文字说明是当前包含在太阳系的小天体,大多数的外海王星天体(TNO)、彗星、和其它的小天体,虽然在技术上仍是模棱两可,但暗示了彗星和其它小天体是太阳系小天体的子集合。使用的字是大多数,因而表明小行星和外海王星天体只是部份包含在太阳系小天体的分类之内。这与谷神星、冥王星和Eris被归类为矮行星,不是太阳系小天体的结果是一致的。

一个合理的结论是:尽管已经被归类为矮行星,谷神星仍将继续做最大的小行星,冥王星和Eris也依然是外海王星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