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广州新闻台的G4记者,那么的不专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10:12
为什么广州新闻台的G4记者,那么的不专业.拍摄新闻,碰到些敏感的东西竟然不懂得打格子,一些车祸造就的血淋淋场面,和暗访部分市民的时候,竟然都不懂得打格子来保护下被采访的市民,和观众.
新闻在播放的时间,很大部分人都正在吃饭,本来想了解下最近的广州发生了什么事,不料,你突然来个血淋淋的镜头,实在令人反胃.血淋淋的事实是确实能让人提高警惕,可是也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
G4进行暗访的时候,有时候普通市民说的话都会比较敏感,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的反感.为什么不打下格子挡下他的脸?以保护下这个市民?万一事后那人遭受到报复怎么办.身为一个记者,怎么就不懂得保护下市民?如此下去,市民谁敢说真话.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会是暗访记者.
不错,很多片子都是由记者拍完回来再给电视台的后期人员来进行处理.打格子的事情也应该会在后期进行,也许有人说这是后期制作人员的疏忽,与记者无关.可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记者你拿了段片子回来,就不懂得附上一个文本,提醒说明下,告诉你的同事,该打下格子么.
你们看很多报纸上说的一些事情,都会对当事人的名字改用化名来写,这就是保护当事人的一种手法.同为媒体的G4,其专业能力确实令人质疑.
不管是作采访记录的记者也好还是身为后期编辑人员也好,身为一名媒体人员,就应该要为你所采访的当事人,市民,以及观看你们报道的观众,负上一种责任.
我无意攻击任何人,在报道事实这个情况下,G4确实做得很好,值得赞扬.每天的G4出动我都有去追.我的用意是希望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而此文,则不过是一个提议.如果觉得"打格子"不合理,或是不必要,那当我没说````=.=!

暗访现在已经一般不用马赛克了,都是用模糊方式处理,起来保护当事人的作用,画面上看起来也比较不会一个一个格子,很难看
不处理就是不专业,有人去告他们几次就专业了,但是如果被访者知道自己被访,自己要求不需要技术处理,就可以不用模糊
还有,如果记者在正式采访中,处于公众场合,比较马路,公园之类的,而你被拍到在街上走,在公园散步之类的,记者是不需要负侵犯肖像权的责任。
第二,举例,记者在你家里拍摄,而你家里正好发生了公众事件,或者你参与了一些公众事件,公众权益受到了侵害,此时,你的肖像权也是不受保护的,大概如此,具体案子具体分析。
车祸的时候,专业的摄像记者,基本上在拍摄的时候就会注意画面的选择,也会进行虚化拍摄,基本不需要在后期做技术处理了。

说的好。
你也是同行麽?

因为人家确实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