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片的造型风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1:26:41

电影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纪实风格

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镜头中穿插纪录片镜头,并以彩色和黑白相区别的方法,或是使彩色镜头“老化”,以引起“历史回忆”的方法拍摄。重要镜头常在历史现场拍实景,对历史人物避免神化与丑化,甚至用特型演员扮演近现代历史人物。非历史题材的纪实风格片,尊重生活的原始形态,并按照这种形态去构建作品,使作品的叙述方式尽量显示生活的本来痕迹,结构一般多层而分散。情节方面力求非戏剧化,对人物和矛盾的复杂关系,不做人为的雕饰,仿佛没有经过艺术的铺排,如同生活一样的自然。它所追求的是反映生活本身就存在的“戏剧性”,重视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技术上采取拼帖法、长镜头、无技巧剪编等等。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作品《罗马十一时》《偷自行车的人》和我国的《见习律师》《开国大典》等都是这类风格的影片。

溶合风格

溶合风格即把几种不同的风格溶合为一种风格。在传统的戏剧分类中,正剧、喜剧、悲剧的风格样式历来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生活却是复杂多样的。艺术家为了反映真实生活,有的在严肃的正剧中渗入喜剧的幽默和讽刺;有的又在喜剧中渗入悲剧的痛苦与哀伤;还有的甚至把悲剧、喜剧、闹剧、打斗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卓别林的影片就是悲喜交集的严肃作品。

共现风格

过去电影拍摄风格分“戏剧式电影”如《于无声处》《陈毅市长》《茶馆》等,“诗的电影”如美国片《黑马》、法国片《红汽球》等,“散文电影”如《苦恼人的笑》《巴山夜雨》《乡情》等,“史诗性电影”如《列宁在一九一八》《从奴隶到将军》《南昌起义》等,以及绘画式电影、小说式电影等。共现风格是六七十年代前,前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提出这种风格的电影理论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它的反映形式也必然跟着变化。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已经从初级的综合走向高级综合,因此应在综合各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共现风格”,以便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生活。这种风格的特点是采用多线索、多层次、多角度的结构,艺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