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学中,怎么理解I=Sp+Sg+Sr这个恒等式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8:49:25
宏观经济

这是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家庭、企业、政府和外国的四部门经济中,
从支出角度看,Y=C+I+G+(X-M);从收入角度看,Y=C+S+T+Kr
因此有C+I+G+(X-M)=C+S+T+Kr,即I+G+(X-M)=S+T+Kr
这一等式可转化成I=S+(T-G)+(M-X+Kr)
这里,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可用Sp表示;
(T-G)代表政府储蓄,可用Sg表示;
(M-X+Kr)代表国外部门的储蓄,可用Sr表示。
因此有I=Sp+Sg+Sr这个恒等式。

注: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X--出口,M--进口

ls答非所问吧。。。。。
首先,1是代表全部,是指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全部(全面)

这是一个关于风险的等式
我们把等式变形为1=S(P+G+R)
S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了,也就是半方差
P+G+R,P:为风险管理做的准备 G:管理风险(减轻风险) R:最终承受的风险

如此的计算结果代表着全部的风险值。

在风险评估或减免的领域中,我们把式子再次变换,为SR=1-(SP+SG)
我们不难看到最终承受的风险SR,是全部风险1被(SP+SG)所减轻的值,所以在风险管理中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提高SP+SG的值,在此我为你扩展一下。

SG 1 为风险管理作准备
SP 1.1 测试风险源和范围
SP 1.2定义风险参数
SP 1.3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
SG 2 明确风险并且分析风险
SP 2.1 明确风险
SP 2.2 进行风险的评估、分类,并且对优先次序加以分别
SG 3 减轻风险
SP 3.1 开发出减轻风险的计划
SP 3.2 执行减轻风险的计划

首先,I是代表全部,是指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全部(全面)。
这是一个关于风险的等式
我们把等式变形为1=S(P+G+R)
S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了,也就是半方差
P+G+R,P:为风险管理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