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什么时候开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16:52
为什么把当前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何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我们必须珍惜这些已取得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决不能走回头路。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各个领域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阶段,搞急于求成。
(3)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上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的。

  基本介绍:

  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其基本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