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与杨国忠谁更坏一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2:59:05

1 从道德品行上来说李林甫要坏得多,
李林甫是"口有蜜而腹有剑"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2 从事情的严重性来说,杨国忠坏得多,
李林甫坏就坏在"口有蜜而腹有剑",他这样做也只不过想维护他在朝廷的地位,防止别人超过他,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也没造成很严重的后理.
杨国忠对安史之乱的发生,要负大部份责任,哥舒翰在守潼关时,杨国忠出于私利,阴谋迫使哥舒翰离开潼关,使唐军损失惨重,潼关失守,哥舒翰俘,

政治人物无所谓好坏,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使用了不同的手段而已。就好像世人皆骂秦桧奸贼,可你想一想,要杀国防部长可以不让国家主席知道吗?

李林甫!
口蜜腹剑!
他活着的时候,杨国忠都不敢蹦跶。

一前一后都不是好东西,互相利用,互相被利用。发家都靠后宫,李林甫靠手腕狠毒,口蜜腹剑排除异己,杨国忠靠裙带关系上位更显著,为后人不齿。

1、李林甫
唐玄宗李隆基时著名奸相。出自皇族。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734)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他收买嫔妃宦官,探得玄宗动静,迎台意旨,因而获得信任,掌握大权。他为人忌刻阴险,对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视的官员,必设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语相结,背后却阴谋暗害,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同时为相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为了专权固位,他竭力杜塞言路,补阙杜进上书言事,被他贬为下邦令。他极力支持玄宗废太子瑛,劝立武惠妃子寿王瑁,玄宗却立了忠王玙(后改名亨,即肃宗)。他怕太子即位后于己不利,屡兴大狱,以动摇太子。他嗾使杨国忠推究,诛杀太子亲戚和不附已的臣僚,株连数百家。他久踞相位,自张九龄罢相后,独揽朝政,同列宰相牛仙客、陈希烈都伯他而不敢问事。天宝八载(749),咸宁太守赵奉璋拟揭发林甫罪状二十余条,被他指使御史台以妖言逮捕杖杀。天宝十一载,林甫死。此前,他已和杨国忠有隙,死后,国忠唆使安禄山诬告林甫与蕃将阿布思谋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没其家产,子婿流配。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玄宗晚年政治腐败,他有很大的责任。

2、杨国忠
杨玉环封为贵妃,贵妃的三位同胞姐姐也日益受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