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野车要涂成迷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13:51
题目

作战服装用伪装迷彩,是隐蔽自己、消灭敌人的需要。这是在战争中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古代军服色彩艳丽便于识别敌我

最早的军服没有统一的颜色要求,如西欧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属于贵族的私人性质军队———骑士式骑兵。他们自备服装,没有统一的军服,服装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作战时,常常敌我难辨,往往误伤自己人,不利作战。到了 15世纪,西欧出现了雇佣军,才出现了军服。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正式规定了统一的军服,而且不同兵种军服颜色不同:禁卫军穿白色军服,龙骑兵穿红色军服,步兵穿灰色军服。同时,各色军服上的佩饰艳丽,十分醒目。

我国宋代,就有人指出:“古者戎服,上下一致,皆重赤。”说的是军队官兵一律穿深红色服装。“穿深红色服装且上下一律”有4层含义:一是军容严整;二是有利于战场上识别敌我,不致误伤;三是可以保护战场上的长官,不使其成为“众矢之的”;第四最重要,即用红色作军服可以与黑红色的车轮和涂牲畜血的战鼓等军中器物的颜色一致,士兵一旦受伤流血,不会被发现,可避免其对战争的恐惧心理。

聪明的布尔人改变军服颜色打胜仗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在南非发动了一场英布战争。布尔战士人数少,是英军的1/5。在战争初期,死打硬拼的布尔人伤亡较大。聪明的布尔人及时总结了战争失败的教训并认真地观察了英军的情况。他们发现了英军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英军都穿着大红色的军服,在南非热带草原和森林的绿色背景下分外鲜艳,因而行动容易暴露。布尔人由此得到启发,立即将自己的军服和枪炮涂成草绿色,与丛林的绿色浑然一体。这样一来,英军在明处,布尔人在暗处,布尔人很容易发现英军,而英军却发现不了布尔人。同时,英军自恃人多,依然骄横冒进。于是布尔人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英军,趁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打得英军晕头转向,措手不及。布尔人打完就藏起来,英军却找不到回击的目标。这场战争,英军死伤9万多人。

复杂的作战环境,迫使军人开始穿起花衣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还没有专门作战服装,普遍是穿着军服打仗,所以在军服的颜色上,逐渐统一在绿色色调上。在绿色色调中,有深绿、草绿、墨绿和橄榄绿等。在当时的情况下,绿色调能较好适应丛林、草地和农田地区活动和作战。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