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的问题(知道日光灯工作原理的人进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28:36
日光灯被点亮之后,启辉器就不再放电了吗?为什么呢?

辉光启动器(启辉器)由两电器元件组成,一是0.01mf左右的小电容,另一是充惰性气体(通常充氖气)的小玻璃泡(俗称氖泡),泡内一端是双金属片活动簧片、另一端固定金属片。两元件并联装在金属或者塑料小圆柱盒内,用两个管脚作为引出导线。
当电流接通后,电源电压不足以使荧光灯启亮,这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辉光启动器的二端金属片上,充惰性气体的小玻璃泡起辉电压在140伏左右,所以在220V电源电压下很容易产生辉光式放电。辉光放电电流加热了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改变形状与固定片接通。这时候电源,电感镇流器、启动器与灯丝构成一个回路,灯丝通后发热,形成荧光灯的阴极预热,时间约0.5-2.0s。当小玻璃泡内二端金属片接通后,失去电压,辉光放电现象随之消失,金属片开始冷却。于是很短一段时间后,双金属簧片回复原位,使电路断开。
由于电路串联了一个电感,在电路突然切断电源时,电感二端会产生一个很高的反电势脉冲,脉冲电压高达600-1500伏,持续时间约1ms左右。已被预热的荧光灯二电极之间受到如此高的电压冲击,产生放电,使荧光灯点亮。
0.01mf左右的小电容起过滤高频干扰波作用,使小玻璃泡不受这些干扰波影响而发生“误”动作。
荧光灯点亮后,灯管两端电压迅速降低到100伏左右,此电压不足以使启动器再次形成辉光放电,于是启动器在荧光灯启亮后就完成了它的功能,也不消耗电源能量。点亮后的灯管电压取决于灯管特性,高低有一定差异,所以所用起辉器要与其相匹配,以保证能启动灯并且灯点亮后不再放电。

不再放电了,因为启辉器两端的电压太低了(大约40伏),远低于启辉器放电需要的电压.220伏的电压大部分被镇流器分掉了.

不再放电。启辉器中有静动触片。开关闭合的瞬间,电压(闭合瞬间电压很大)加在启辉器的两极之间,使氖气放电而发出红光,红光产生的热量使动触片膨胀伸长根静触片接触而把电路接通。而在电路接通后,由于达不到电压而使氖气停止放电,动触片冷却收缩,启辉器就由于断路而不再放电。

因为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