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抗战时期的民主主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7:43:18
请严肃回答,我会加分的
200字左右,请分条回答

1937年5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实现“民主”的两项具体目标:一是“将政治制度上国民党一党派一阶级的反动度裁政体,改变为各党派各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二是争取“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有。

自此,中共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为阵地,大力宣传民主自由,反对转制,使之成为抗战时期中共的重要的政治主张。

1944年2月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如果人民没有选举权,不能选举官吏和代议士,则这个国家绝不是民主国家”“不仅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选举权,而且人民都要享有同等的被选举权”“……如果事先限定一种被选举的资格,甚或由官方提出一定的候选人,那么纵使选举权没有被限制,也不过把选民做投票的工具罢了”。

《新华日报》1945年9月27日的社论《民主的正轨:毫无保留条件地还政于民》中指出:“……一个国家是不是实现了民主,执政当局是不是有诚意实现民主,就看他是不是把人民应有的权利,毫不保留的交给人民”。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发表多篇文章,强调公民拥有选举权及民主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并大力介绍英美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抗战中后期,作为中国的盟国,有很多美国的士兵远涉重洋来中国参战,毛泽东曾提出:“每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士兵都应当成为民主的活广告,他应当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中国人谈论民主”“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的美国影响,我们欢迎它”。(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党史通讯》1983年20-21期《1944年毛泽东与谢伟思等人的谈话》)。美国国庆日及华盛顿、杰佛逊、林肯诞辰纪念日,《新华日报》都会发表纪念文章,如1943年7月4日《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一文中说:“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只从世界上诞生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1944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中指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他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他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的民主势力……”。1945年4月13日《纪念杰佛逊先生》社论中指出,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和倡导的《权利法案》,早已“成为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