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语,取什么初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42:53

去粕取精,去芜存精
意:舍弃无用有害的糟粕的东西

取其精华有益的部分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馀谷粟。”《韩诗外传》卷五:“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 清 戴名世 《<己卯墨卷>序》:“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举笔为文,洒洒自远。”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
鲁迅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发表的《拿来主义》中,涉及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意思,但没有明确地使用这个词语。
毛泽东一九四○年一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多次明确提到这个词语:
“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言听计从】
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解 释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 处 《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

示 例 宋·苏辙《右史》:“陆逊之孙权,高颎之于隋文,~,致君于王伯矣。”

近义词 百依百顺、深信不疑、言听计用、言听行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去粗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