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0:00:18
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
"某些" 请具体说明那些?

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强调要用有形的手 其实凯恩斯主义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弊端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符合实际水平 要因时而异
非凯恩斯主义大概强调国家不要过于的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要适度的进行宏观调控 还有就是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 不要出现供求矛盾

为答复本世纪70年代所谓“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80年代便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他们断言,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厂商微观经济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应当用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来取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早在70年代后期,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 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约翰·泰勒(John Taylor)就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建立基础。费希尔发表了《长期合同、理性预期和最佳货币供应规则》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7年2月号),费尔普斯和泰勒发表了《在理性预期下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力量》一文(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7年2月号)。他们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80年代,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致力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因为工资和价格粘性往往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题,所以他们努力的目的在于更多表明这些粘性如何由工资和价格确定的微观经济学而引起的。即是,他们试图建立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微观经济基础。这样,80年代以来,就形成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Keynesian Economics),以与其对立的研究方法,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w—Classical Macroeconomics)相并立。

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
弗莱堡学派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供给学派
古典经济学派
官房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功利主义
货币学派
哈佛学派
海派经济学
经济历史学派
剑桥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