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找一下“外用剂型”的定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1:05:09
外用剂型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剂型,但是我查了网上很多资料,找不到确切的“外用剂型”的定义,而且传统的高校教材药剂学和制剂学上都没有这个概念,只有外用膏剂、气雾剂、涂膜剂几个小概念的阐述。因此请各位高手帮我找一找,或者帮我概括一下。如果找到的,请注明出处,谢谢!
刚下那位同仁回答的很详细,先谢谢!
不过请注意:我要的是“外用剂型”这个词组的定义,或者说名词解释!

常用的皮肤病外用药有以下几种:

一、溶液:

常用的溶液有4%硼酸溶液、高锰酸钾溶液、0.1%利凡诺凡溶液等。使用这些溶液的目的,大多是作为湿敷。皮肤病的湿敷,主要又是一种冷敷,其目的是通过冷敷使有渗出液的创面、渗液减轻、创面清洁。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急性湿疹、皮炎、二度烫伤后疱溃破的渗液面,但大面积湿敷要考虑到药物吸收中毒的可能性,冬天使用要慎防感冒。

正确的湿敷方法是:使用比创面略大的消毒纱布4~6层(普通消毒口罩也可代用),浸透上述湿敷溶液,略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放在创面上,根据创面渗液情况,平均每隔15分钟到3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要保持纱布清洁和潮湿,湿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纱布的吸附作用,使创面上的渗液,全部被纱布吸收,再加上不断冷敷,使皮下扩张的毛细管收缩,新的渗液减少,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

二、洗剂:

它是由水和粉的混合制剂,水在上层,粉剂沉淀在瓶底。皮肤科常用的洗剂是炉甘石洗剂、硫磺洗剂等。

使用时必须注意先摇均匀,后用毛笔或棉签涂用,它的药理作用除了洗剂中所加的消炎、杀菌、止痒药作用外,主要是通过洗剂外用后,蒸发水分,降低皮肤温度,以达到治疗作用。所以涂用洗剂的次数,每天必须十次以上,这样才能使局部温度不断降低。但在有毛发生长部位,由于它可能和毛发粘在一起,所以不适宜应用。

三、醑剂:

它是一种药物溶解于酒精中的制剂,常用的有止痒醑剂、癣药水等。这类药物涂抹后,由于酒精蒸发较快,再加上酒精制剂中含有止痒、脱皮的药物,便可达到治疗作用。由于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所以面部、粘膜部位及婴幼儿不宜应用,特别是癣药水,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刺激、脱皮作用,所以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冷霜制剂:

是皮肤科最常用的一种制剂,由于它外观细腻、洁白,像化妆品,所以很受患者欢迎。常用的冷霜制剂,除了加有止痒药物的止痒霜剂(如必舒膏)、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尿素霜(治裂膏)外,最常见的就是各类皮质类固醇类激素霜剂(如肤轻松、地塞米松、去炎松、肤乐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激素冷霜制剂的广泛应用,造成一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