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3为什么一样的歌曲大小却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4:29:33
时间 内容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比特率不同 有人说 位速不同都什么意思啊
应该要哪个最好 放在MP3里
声道都是立体声
码率160KBPS ,64KBPS
频率44100HZ,22050HZ
比特16BIT,16bit
这是 差别 第一个 是大的
选哪个好啊 用MP3听 我没听出 差别 都是MP3格式

数字音乐文件的品质主要参考采样频率和比特率这两项指标。声音是一种波,我们以极短的时间间隔把波形变成一系列的数字,也就是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简称A/D转换,就是对声音进行采样,每秒钟采样的次数称为采样频率。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在采样时,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即每秒钟采样的次数越多,采样频率越大,采样就越细腻逼真,所以理论上讲应该是采样频率越高音质越好。但由于人耳听觉分辨率毕竟有限,最大分辨率大约是20kHz左右,所以目前大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支持的44.1kHz的采样频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

比特率则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1024bps)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192Kbps的MP3音质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如果你的耳朵比较灵敏,自然要求也就相应提高。目前大部分MP3播放机所能够支持的256Kbps的比特率,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如果能够支持更高当然更好。

比特率这个词有多种翻译,比如码率等,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少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质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翻转。

VBR(Variable Bitrate)动态比特率也就是没有固定的比特率,压缩软件在压缩时根据音频数据即时确定使用什么比特率,这是以质量为前提兼顾文件大小的方式,推荐编码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平均比特率是VBR的一种插值参数。LAME针对CBR不佳的文件体积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点独创了这种编码模式。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内,以每50帧(30帧约1秒)为一段,低频和不敏感频率使用ABR和CBR的一种折衷选择。
CBR(Constant Bitrate),常数比特率指文件从头到尾都是一种位速率。相对于VBR和ABR来讲,它压缩出来的文件体积很大,而且音质相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