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抗战时期外国在我国的租借地的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0:36:04
37年抗战爆发的时候,外国在中国的天津,上海和武汉都是有租界的,上海的外国租界面积还不小,恐怕当时上海市区的一大部分都是外国租界。当时日军占了这些大城市以后,租借还是保留的。
当时这些城市的租借就成了抗日活动的聚集地,因为日本不能随便到这些地方去抓人,那么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英国的租借地肯定没有了,但是当时法国在上海也有租界,而且法国维希政权和日本是同盟关系,那么法租界是不是还有,日本在法租界的活动是不是也还是有限制?
以前报纸上面说意大利在当时的中国天津也有租界地,这个租借地保留到什么时候?另外意大利在当时的上海还有驻军,是不是真的?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是的,意大利在当时的中国天津也有租界地,这个租借地保留到1946年,也就是小日本投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