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试评述马斯洛层次理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8:47:35
大一考试的,要结合实例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谈青少年对网吧依恋的原因海风
很多人认为,网吧是影响中国目前青少年成长的罪魁祸首,网吧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等等,要求对网吧严加管理,完全取缔等等.....
事实上,青少年网吧问题绝非简单的网络文化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在转型期间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本人仅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谈谈青少年网吧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并试图从中发现找到青少年对网吧依恋现象的根源所在,与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朋友们做小小的探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中国目前的青少年成长环境来看,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吃、穿、住、行一般都能得到满足了,即,人的第一层次的需要是能得到满足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当第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便开始进行第二层次需要。这也就是有些家长提到的,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为什么反而问题多了的原因,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文明进步的体现,当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般是不会递进而产生其他层次的需求和想法的。
但是,请大家注意,从人的需要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来看,中国的青少年的安全感需求和归属爱的需要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大量增加,农民工的小孩和老人便成了农村中的留守族,大人忙于在外打工赚钱,而留在家里的青少年便失去了大人的照料和管教,缺乏安全感和应有的关爱;从各种司法数据来看,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重并高发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单纯产生的,无疑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有着极大的联系。
在城市里的孩子虽然和父母亲在一起居住,但是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大人也是成天忙于各种事务,忙于赚钱,忙于各种应酬,往往是早出晚归,真正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各种寄宿制的学校也应之产生,孩子们也是难得见到爸爸妈妈,即便见到也是行色匆匆。正因为青少年本能的对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需要一种交流,需要寄托,于是,网络中的QQ等即时通讯工具便成了青少年在网络的交流平台,从网络交流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关爱。网络是一个现实和虚拟复杂的结合体,网络这个现代化的沟通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弥补了青少年在第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