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锡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12:50

马来西亚的锡文化是经过几百年的过程慢慢形成的。马来西亚的锡器工艺源自英国,18世纪,英国发明了一种含锡、铜和锑的新合金,被称作“大不列颠金属”,这种金属是制作锡器的新原料,合金中锡含量至少达到84%。由於锡的含量是锡器品质的决定因素,马来西亚生产制作的锡器含锡量更高达97%,其余的铜是为了增加锡器的延展性,锑则让合金更加坚韧。
占领马来西亚的英国人利用当地丰富的锡资源进行生产加工,满足英国国内对锡制品的巨大需求,马来西亚由此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锡器生产地,并逐渐生产出世界上最高品质的锡制品。20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锡产量排在全球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因而被誉为“世界锡都”。吉隆坡、霹雳州的怡保和太平、彭亨州的林明一度成为马来西亚主要的锡矿产地。特别是林明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锡矿场,矿井深度达1600多米,鼎盛时期矿井拥有员工3000多人。
如今锡在於大马的地位十分重要,锡矿出口是大马主要的外汇来源之一,马来人都把锡称为他们国家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