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之伊甸里,说NEET和家里蹲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8:04:34
我觉得没区别啊

说明一下尼特族,家里蹲,御宅族,干物族,LZ自然就明白了

  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和经济高增长、生活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阶层中产生。在台湾有时会被媒体当成宅男滥用,香港人(18岁以上的人)滥用更为严重,容易造成与专业的御宅族混淆不清的情况;在香港则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在美国称为归巢族(Boomerang Kids),意指孩子毕业又回到家庭,继续依靠父母的照顾及经济支援;在中国大陆被称为啃老族,靠啃食父母财产生活;在台湾则被常称为米虫,早期也有人戏称其为家里蹲。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尼特族可分为四类“眼高手低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

  眼高手低型
  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有着超出能力的待遇要求,导致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又不愿意做。
  丧失自信型
  因工作经验失败,对往后就业心存挫折,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
  自闭型
  从小与社会接触环境自然隔阂造成。
  家庭溺爱型
  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升学只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拥有学历却不替自己将来打算,遂成米虫的心态 。
  =====================================================================
  家里蹲,是指一些因面对各种社会排斥而选择自我封闭,过著足不出户生活的青少年,他们认为自己难以在社会上拥有地位,故对社交冷感。
  家里蹲通常仍与父母共住,或者将自己长时间闭于房间内。根据首次使用此词的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环发现。日本全国约有100万名家里蹲,大约占日本青少年一成,而且大多家里蹲是家中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