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下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2:40:38

1971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中日建交
1979中美建交
2001加入WTO

没什么成就,就是把二战时取得的四大国之一地位抛弃了,然后甘心做苏联小弟

自古以来,所谓盛世与大国总是和“开放”的国策紧紧相扣,经济增长并不能估算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对外交流合作密度和开放程度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世界地位的重要因素。从清朝至今,中国的对外方针从闭关锁国到个别友好个别对立,再到普遍友好,直至今天的天下无“敌”,时代在进步,外交政策也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以更正面更宽容更开放的大国姿态面对世界,展望未来。

作为新世纪领导人的胡锦涛主席,在外交上奉行“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国际理念,从2003年任职以来,出访达100多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带去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珍惜友谊的愿望。在现代的外交政策上,奉行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谋求和解的三和理念,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现今的国际形势,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错综复杂,旧的热点问题温度未降,彻底解决遥遥无期,新的热点问题又接二连三出现。不少国家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局势呈现不同程度的动荡,经济社会发展均受影响。以胡温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在国际事务上坚定原则,长袖善舞,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典型的例子有对日本,中国与日本因有战争的背景以及难以抹去的糟糕印象,后期子孙又不断重翻历史旧账,拿先人的功过来评判当今的两国,显然不利于双方的继续合作和向前发展。胡温就此提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并不是要记住仇恨,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不断夯实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确保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日本的历史问题既没有全盘抹杀但也没有做无谓的追究,只要眼下双方能互惠互利,携手多做对两国人民有益的事情,就是对时代对历史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外交政策和成就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成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了开放的理念和路线。开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