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人生即痛苦,尼采认为人生是审美的,评价这两种观点,并说明你是怎样理解人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3:38:28
急!亲们快帮我看看,不甚感激,五百字以内哦

他们是两种悲剧。
叔本华曾说过“上帝不过是个多余的假设”,这就是叔本华痛苦的根源,他把逻辑的起点,人类寄托的终点谓之与假设,即他没有信仰,不信逻辑,更不信由逻辑搭建出来的世界,他的感觉是精神的无归,一种没有终点浪迹,一种疲惫---人生太过漫长,却有没有意义,似是一个在黑暗中匍匐在没有出口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用尼采的话说就是如一头被绳子束缚着的驴子,即不能停下,又不知道为什么走。所以说他是悲剧的,他太诚实太有才却又找了个太大的命题,压的他走向绝望。他想诠释的不是一段空洞的字义,他去解释的是一个世界,但他看的太清楚发而进入一个对世界绝望的死循环。最耀眼的是他的惊才绝艳,却也因他的惊才绝艳变成了悲剧。
而尼采就是那种一步步向前,他的每一次向前都代表着向权威挑战,对世俗的价值进行重估,他是个勇者,冒着枪林弹雨去寻心灵上的宁静。他所推崇的人生是悲剧,却不是叔本华式的悲剧,他的悲剧是悲壮的,剧烈的人生。他强调的是那种生命力,那种酒神(我理解为精神)和日神(我理解为物质)的冲突带来的强烈生命力。人生不停止思考,不断的前进,不放弃下意识的否定,不盲从,从脚下去诠释着世界,创造着悲剧。
除了以上外,两人又因各自的才华横溢而分外孤独,也许孤独就是种高度,就是血液里的高贵吧。叔本华用忧郁把自己和世界隔离,尼采用否定和怀疑以及对自己的生命力高度褒扬而弃离俗世---被称之为堕落的。(有意思的是他说苏格拉底是堕落的典型,恰恰因为苏狂热的赞美理性,这也可以看出尼采并不赞同单一的理性)

而人生?这个命题太大了,多少才华横溢的哲学家为它夭亡,讨论它也并没有生命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普通人的人生并不能达到那个需要知道这个才能平静生活的高度,所以人生就很简单了。找一个目标--------坚持并修正目标-------坚持并修正目标----坚持并修正目标-------坚持并修正目标,人生就是他的死循环。

相信每一个坚持着的清醒着的人都会很幸福,我们一起努力!

意志是
一种最原始的盲目的冲动,一种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的欲求;一种无法阻止的意念。审美是以无意义之生作有意义之为 跟你说啊,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这是千真万确的!不要听谁忽悠人生有什么巨大而深刻的意义,那都是扯淡!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