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鬼簿序》《前赤壁赋》《送东阳马生序》《陈情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56:26
1、在《录鬼簿序》一文中,作者怎样尖锐地嘲讽那些“未死之鬼”而又热情赞扬那些“不死之鬼”的?作者为什么要给那些“小人物”杂剧家们立传?
2、分析《前赤壁赋》一文,作者怎样做到融景、情、理于一体的?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4、为什么说《陈情表》是以“孝”字为结构中心的?作者在文末才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这样处理有何好处?
5、怎样理解庄子所谓的逍遥游?它给我们以哪些有益的启示?

抱歉,第一题确实不知道

  第二题的解答: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下面又从出游、赏景、箫歌、写到怀古、伤今、议论,最后到醉酒,天明。完全按时间顺序一路写来。但是作者此文重点不在游记,而在抒情、议论。所以乐-悲-喜的情感变化构成了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情感的变化又构成了哲理阐述的必要前提。
  第一段因景生乐,第二段由乐转悲,第三段由悲转喜。情感变化跌宕起伏。而在情感变化过程中,第二段的悲是对第一段的乐的否定,第三段喜是对第二段悲的否定。由乐到悲到喜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第三段的喜决非第一段乐的简单重复。始游赤壁主客二人陶醉于江水风月的自然美景中,固然得到了遗世独立之乐,但这只是一瞬之间凭审美直觉得到的快乐,并没有从精神上彻底摆脱现实处境的束缚。主客一番论辩后,人生意义彻底了悟,肉体和精神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这是确认人生价值后思想上的升华,当然是一种比遗世独立之乐更高层次的喜悦。
  艺术特点:
  文章景、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前赤壁赋》重点不在记游,而在抒发人生感慨,辩论人生意义。因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但这种哲理性并不用抽象的哲学语言和纯粹的逻辑思辩来体现,而是采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统一,形象性与哲理性统一。文章第一段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如画美景引发苏子的感情抒发。这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固有表现模式,苏轼此赋也不例外。但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江水、明月作为这一篇之张本,它只是后文议论说理的一个形象铺垫,作者还要借物喻理。第二段客的议论,便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的现实的自然物象表达了出来。第三段苏子反驳,起首就用“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随之以水和月作比譬,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作者也是信手拈来,以“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全篇文章,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第三解答:从得书、从师、求学三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