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的古意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40:40

三尺 :
  1.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根据周朝剑制,长度、重量有三种,分别供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种身份的人佩带,分称上制、中制和下制。其中上制之剑,长约3 尺,故剑又别名为“三尺”。《汉书高帝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杜甫《重经昭陵》:“风云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洪秀全《剑诗》:“手提三尺定山河”。因剑身的冷凝如秋水,也有称为“三尺水”的,如李贺《春访正字剑子歌》:“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其他剑的雅称还有龙泉、青蛇、铁蛇、楚铁、莲花锷等。
  2.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或语公:“此弄臣,奈何窘之’?公奋曰:‘吾知有三尺,何知弄臣’!”——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3.代指人自身。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4.指南曲音乐的法度、准绳。
  沈璟的《曲谱》,曾被“词家奉为律令”成了南曲传奇无论作家还是戏曲艺人的必读书,给明清的传奇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其《曲谱》问世之初,在一整套系统、规范的乐谱面前,几乎所有的曲家都认为,这一《曲谱》的问世恰逢其时,它“精思妙裁,有功于声教”, “不如是则调不传”, “无以通其变而广其教”,可以和《中原音韵》南北辉映,可为江南吐气了。沈自晋说,明季以来的传奇音乐,“纵横百变,无以逾词隐之三尺”。“三尺”,在古代是“法”的代名词,此指南曲音乐的法度、准绳。毫无疑问,沈自晋所说的,没有人能够逾越沈璟的“三尺法”,是对沈璟《曲谱》最为实事求是的肯定。
  沈璟的《曲谱》还是衡量传奇剧本是否合律的标准。自从拥有了这“三尺法”,万历年间剧作家、曲论家探讨音律问题者,纷纷而起。王骥德《曲律》对卜世臣、吕天成的评论,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对汪廷讷的评论,主要依据就是沈璟的《曲谱》。徐复祚《曲论》批评袁于令的《西楼记》: “音韵宫商,当行本色,了不知为何物矣。”依据的也是这“三尺法”。他还颇有感触地说沈璟的《南曲全谱》、《度曲当知》: “订世人沿袭之非,铲俗师扭捏之腔,令作曲者知其所向往,皎然词林指南车也,我辈循之以为式,庶几可不失队耳。”
  度量衡
  3 尺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