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物修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19:15
什么叫原位生物修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农田中施用的农药、石油开采中的井喷及运输中的泄漏等对水体、土壤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生物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可使进入环境的污染物不断地降解,最终转化为CO2、H2O等无机物,使污染的环境得以净化,然而在某些天然污染环境中往往因缺乏合适的降解微生物或因微生物数量(浓度)过低、缺乏使微生物生长所必要的营养(如N、P等),缺乏足够的溶解氧等条件,使污染环境的自净过程极其缓慢,甚至还会因污染速度大于净化速度,使污染物不断贮积,结果环境污染程度更趋严重。
为了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人们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通过建造大型污水处理厂来解决水体的污染;采用生物堆肥法来解决有机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在上述治理工程中我们通过人工曝气来增加溶氧,以满足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时耗氧的需要,并提高处理的负荷;在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及有机垃圾处理中,通过投菌法添加高效降解菌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堆肥场中高效降解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其降解污染物的活性和提高处理效果;在污染成分单一的工业废水处理中,通过添加合适的营养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提高处理效果,缩短净化时间。上述环境工程技术在解决点源污染中卓有成效,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要将这类环境工程的方法用于治理受污染的地面水体、受石油污染的洋面、受污染的土壤地下水时,不可能为此兴建大型的处理厂,也几乎不可能将污染的土壤、水体运送至固定的处理厂处置。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设想在天然的环境下通过某些工程手段以强化污染物降解的生物净化作用,使污染物在被污染的河道、海洋、地下水、土壤中就地(on site)或现场得到净化处理。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开发,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实践表明,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费用省,仅为现有环境工程技术的几分之一;
2. 环境影响小,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染物转移;
3. 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浓度;
4. 可用于处理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如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