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怎么附在胆囊内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21:07
我有一颗3CM的胆结石,长期都没有什么感觉的,
不了解结石究竟是漂浮在胆囊内,还是怎样的?

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

胆结石是什么?胆结石是如何产生的?
一般认为胆结石的产生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的理化成份改变有关。胆结石发生于患者的胆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内,种类和成份不完全相同。胆结石大小不一,小的细如泥沙,大的可整枚充满胆囊,如鸡蛋一般。按结石成份来分,胆结石可分为三种类型:
1、 胆固醇结石:其主要成份是胆固醇
2、 胆色素结石:其主要成份是钙盐、胆红素等
3、 混合性结石
胆结石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患者体内胆汁成份有改变,胆盐浓度降低,胆固醇超饱和,胆汁内糖蛋白含量

宁波市邮电局莫枝支局张XX排出的胆结石

增高,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汁流体动力学改变,胆固醇合成的遗传因素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1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些地区发病率更高达16%以上)。胆结石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从发病率上看胆结石的发病在20岁以上的人便逐渐增高,女性以45岁左右达到高峰,男性在更年期以后也明显升高,儿童少见,一般中年以上者多见,女性偏高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9~3,经产妇或肥胖者多见。以下几类人最容易患胆结石:
.中老年人(一项统计表明,6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高达28%以上)
.40岁以上女性
.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