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清代的线装书法教科书,有无价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9:08:27
一共是六本一套,品相较好,但是缺了一本。纸张是那种很软的,两层叠起来写字的。以下是在网上查的资料“这部《草字》成书于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系清代草书名家石梁(号竖庵)编著。家传至我的《草字汇》,是1904年创立的涵芬楼丁巳年(即公元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秋八月影印的,距今已近百年。该书幅为20×13厘米,全书按天干为序分为十二集。赵思道、蒋光越、袁日森分别著写的序文,介绍了草书的创始、形成和发展,并高度赞扬了此书的问世。蒋光越:“饷自狂旭颠素,而上溯汉晋、下迨胜国名家、采英撷奇。……俾观者每展卷不啻若聚古人于一堂”。袁日森:“使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所作奇丽诡怪字书,昭然如青天白日,前不失作者本来面目,后可以为万世法程。”
书序和正文间,系统完整地列出了汉晋至明的八十七位历代草圣,汉章帝、晋宣帝、晋武帝、晋元帝、宋明帝、齐高帝、梁武帝、唐太宗、唐高宗和宋徽宗等十位帝王草圣仍得到作者的尊崇列在首要位置,紧随其后,按朝代列出了汉代张芝、杜度、崔瑗,晋代王导、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稽康,唐代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宋代苏轼、米芾、黄庭坚、蔡京,明代祝枝山等七十七位名家草圣。这是其它资料所难见到的,学术价值极高。

《草字汇》全书所收草字选自五十余位历代书法名家的法帖,均由作者从真迹认真摹写而成,汇集多家代表性字体,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除草书字外,略取行书字。“字有重出而兼收者,取其变化不同”,“若无稍异,虽出二王亦割爱矣”。每字少则选编二三种,多则十余种。如常用的“之”字,就选编了十个,王羲之、王献之各占三甲,怀素独中两元,王导、张旭各得一席。所收每字右旁均列出楷体字,并标注书家名号,一目了然。”
不可能是1917年影印的,因为那种纸不是那种木浆纸,而是那种很软的纸张,叠成双层后写字的,纸张很柔和,光滑,而且感觉有种丝绸的感觉,我觉得时间肯定比1917年要早。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翻印的书了,书法爱好者在书店就可以买到,网上也可就搜到,很便宜的

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但是你能肯定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
那可是很多书法爱好者一直想要的啊(本人也是)
不过很可惜缺了一本 这是有一定影响的
而且你最好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页
这些都是影响它价值的关键

这东西说不准,说不顶对国家文现代会有很大帮助。
我劝你还是去博物馆去看一下子吧。我想他们会给你满意的答复的。

价值肯定很高,如果你想收藏或者是研究书法的话,建议你还是留下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待考究
好好保存吧

嗯 比较有收藏价值 具体价格不好说 可以去古玩市场询问下

有,我听我们老师说过,有本《草字索》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写的!!!!!
我觉得这本书肯定有价值!!!!!!还有呢可以去古玩市场调查调查!!!

你手里的是涵芬楼1917年秋影印的,这种书存世量应该不少,既然是祖传还是妥善保存吧,不要轻易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