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懒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52:31
树懒可谓世界上奇异动物的好例证。

树懒的第一奇是“倒悬术”。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头朝下度过的。树懒细长的爪子被着弯曲的爪,象结实的钩子一样紧握住树枝,头朝下一动不动地长时间悬挂着。树懒的这种特殊体态使得它们不会走“路”,如果把一只树懒从树枝上捉下来放在地上,它就站不稳,走起路来也东倒西歪。这种姿态实在是与众不同,难怪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布丰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树懒的标本时竞不知该如何摆放它。有人好奇地估算过,树懒每小时在地上能“走”0.1公里,比龟还慢。

树懒的第二奇是“睡眠术”。树懒当数动物王国的睡觉冠军,它们平均每天睡眠十七、八个小时,即使醒来也极少活动,故此被称作“懒”。因为这种动物是极端的叶食性,而雨林里一年四季充满了树叶,所以它们是绝对不必为吃发愁的。而且由于树叶水分多,环境又湿润,树懒也用不着下地饮水。真是懒“兽”自有懒福气!不过树懒有时也下到地面上,为的不是吃喝而是排泄。这是个有趣的过程:它们沿树干悄悄爬下来,用短尾巴在地面一下一下掘个小坑,再将粪便排到坑里并用土埋上,然后赶紧爬上树。否则,因其行动缓慢,在森林的下层久留极易被四处游荡的美洲豹或美洲狮猎食。

树懒的第三奇是“隐蔽术”。树懒有极巧妙的伪装术,当绿藻、地衣等植物孢子落到树懒毛上,由于树懒身上散发的蒸汽和树懒呼出的碳酸气的影响,便在树懒身体的毛上滋生着。尤其是在雨季里,它们的毛发上长满了绿藻,有时甚至生活着小昆虫。绿藻和昆虫从树懒皮毛的分泌物中汲取营养,也为寄主涂上一层隐蔽色。专家们发现,树懒在南美热带雨林里的密度很高,但我们在森林里却极少能见到它们,这无疑是隐蔽的结果。我是靠幸运才遇到这照片中的白喉树懒(Bradypustridactylus),它可能刚刚从地面爬上来,正“挂”在一根藤上睡大觉。我在它前后左右拍了一张又一张,相机咔咔地响,它竞无丝毫察觉。后来,我好奇地用手指轻轻弹弹它的脑袋,它才慢慢挣开眼睛,看看我,又没事儿似的睡去了。

问题
1、为什么布丰第一次在试验室见到树懒的标本时不知该如何摆放它?
2、树懒的“懒”表现在那些方面?
3、细读本文,说说树懒具有哪些特征?
4、自然界中有一种普遍的规律,人类靠智慧维护自身的安全,树懒靠绿藻和地衣保住了自身的

  1. 因为他不知道树懒是倒悬在树枝上。

  2. 它们平均每天睡眠十七、十八个小时,即使醒来也极少活动。

  3. 倒悬、懒、隐蔽性。反应迟钝,警觉性不高。

  4. 适者生存。

  5. 我不知道。

1那东西应该在树上挂的吧
2爱睡吧
问这问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