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建国以后曾经有过多少个市和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2:48:51
我家人对于上海在建国以后曾经建立过多少个县有争议,希望有真正知道的朋友能告诉我详细的数据!!!感谢!!!

上海市行政区划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租界以南的华界被称为南市,同时,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1914年,上海改城为市,蒲松镇也改为蒲松市,另设闸北市、洋泾市,合称19市乡。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1930年又改特别市为市,辖吴淞、引翔、闸北、法华、沪南、塘桥等17个区,全市面积527.5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抗战爆发后,1937年12月,日军在浦东设立大道市政府,次年扶植汉奸政府,改上海为特别市,将华界和苏州河北的公共租界划分为南市、沪北、沪西、浦东北、浦东南及市中心6个区。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上海租界,随后合并周围各县成立扩大了的上海特别市,分辖区为市区、郊区、县区,市区包括原两租界、南市、闸北、沪西等,郊区包括江湾、洋泾、真如、浦东北、浦东南等,县区则为南汇、奉贤、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
  1945年抗战胜利,上海恢复了旧称,国民政府将周围各县复归江苏省管辖。翌年,大场、七宝、莘庄三个区划归上海市,但实际七宝、莘庄均未交管,故上海市共划分为30个区:其中郊区为10个区,市区为20个区,全市面积618平方公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苏南、苏北行暑,后由江苏省管辖。1956年经过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