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为什么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说法?为什么不是正圆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33:56

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有一个最小发射速度为7.9km/s,我们一般称其为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说如果卫星发射速度小于它,卫星就无法摆脱地球的引力,而由于阻力的影响,它绕行速度会小于7.9km/s,当然也不能无限小,所以无论什么卫星,如果不修正它的轨道,总有一天它会坠入地球,还有一个速度叫作第二宇宙速度,为14.7km/m.当卫星发射速度超过14.7km/s,卫星就会变成太阳系的一颗卫星,不在绕地球,而是绕太阳转。所以绕地球的卫星分为;极地卫星,同步卫星,椭圆卫星。极地卫星绕地球最短,只需要几小时,有的甚至几分钟,比如我国的“风云二号”卫星。同步卫星就不说了,椭圆卫星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的,因此而的名,它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较长,有是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每颗卫星的轨道不同,绕行地球一周的时间也不同,但无论怎样它们运行速度肯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14.7km/s.

不要把第二宇宙速度也弄错了,是11.2km/s。

发射轨道是椭圆,基本上要看卫星所执行的任务对轨道形状有没有特殊要求,例如通讯卫星这类就比较需要圆形轨道,因为它们是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要静止。

要发射圆轨的卫星,至少要经过两次变轨,从低圆轨变做椭圆轨,再从椭圆轨进入高的圆轨,这需要耗费不少燃料。如果执行的任务只对卫星的公转周期有要求,而对轨道形状没要求,那么就不需要从椭圆轨变到更高的圆轨,节省燃料。

并不是所有的卫星的轨道都是正圆 这个和实际的需要有关系

星体的 轨道 由于引力的作用 而表现出来的都是 椭圆型的,

因为地球也是椭圆 收到的引力每个点不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