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52:15

太平天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实质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基本内容:
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①土地分配:原则: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3)评价:
①积极作用: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消极作用: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落后性)。

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控制 是进步的 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但是同时又有楼上的说法 缺少一个可行的时期 虽然这个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和时代条件导致这个制度是一个当时不可能实现的制度 但是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是《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跟本质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于资本主义萌芽开阔的发展空间 农民希望把土地从地主那里夺过来 来得到自己解寒饥的最低标准 因为当时很多农民是即使在天公做美 丰收年也一样会有饿死的人出现 所以这个制度并不是所谓的空想 而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一个制度 只是由于当时的思想并没有达到真正能彻底破除封建主义思想的程度 并且内忧外患而导致的这个制度在百年前看来还是很荒谬的 虽然这个制度有能够解放农民生产力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其他制度能够与这个制度相辅相成 而导致这个制度在某一个方面看就是一个空想的乌托邦式思想 虽然跟现代社会的按劳分配 看上去有所违背 但是整个意义也是统一的 当时的大时代决定了 农民的思想 他们的希望就是得到土地 没有大地主剥削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