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北宋时期的蒙古、西藏、东北地区、西域诸国都臣服于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00:14
是辽吗?请给出详细相关文献资料,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臣服于辽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朝进贡。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

吐蕃王朝在北宋时期也有许多小政权.从公元9世纪晚期至11世纪,无论在吐蕃本部(今西藏),还是在河陇地区,吐蕃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封建农奴制的因素不断增长,奴隶制逐渐为封建农奴制所代替;政治上则是出现了一些僧俗首领割据的地方势力集团。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有赞普后人建立的政权,河湟地区的唃厮啰,就是其中代表。

北宋时期,东北地区归属辽政权管辖,主要民族是女真族。当时称为辽的东京(辽阳)。不是辽东郡,辽东郡是秦朝在管辖东北时设立的机构。

北宋王朝建立伊始,就与西域诸国恢复了密切联系。著名高僧行勤西游时,曾携带大宋皇帝致大食国王书,取道克什米尔,然后折向西南,在周游中亚数国后,最后才进入了北印度的左兰那罗国(即占据了锡斯坦地区的伽色尼王朝。宋朝所言的大食国并非专指###帝国,而是对中亚诸国的泛称)。968年(宋太祖开宝元年),为回访和了解中原国情,大食国王派遣使节来到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并向北宋王朝进献了方物。971年(宋太祖开宝四年),大食国再次遣使来贡时,北宋王朝曾授予大食使者李诃末怀化将军的称号,还特地赐以用金花五色绫纸写就的诰身。从此,取陆路东来中原的大食使者络绎不绝。

辽王朝与中亚诸国的联系较宋王朝更加密切而频繁。早在契丹建朝初期的朝廷文牍中,就有“波斯国来贡”、“大食国来贡”等记载。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大食国王派遣使节到辽国为其子册哥请婚,并进贡大象及其他方物。第二年,大食国王再次遣使请婚,辽国于是以王子班郎君胡思里之女可老封公主许嫁。1026年(宋仁宗天圣四年),辽国派遣使节到锡斯坦地区与伽色尼王朝联系,建议“辟联合之路而系敦睦之环”,希望两国建立联盟,由伽色尼王朝从西南方牵制喀喇汗王朝。1041~1042年,为辽国戍守西部边防的1.6万帐契丹人叛逃,迁入喀喇汗王朝领地,为后来耶律大石西迁既埋下了伏笔,又奠定了建政发展的基础。

11世纪初(北宋中期),中华版图主要由中原、契丹与畏兀儿(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