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日军与解放战争时的国军,谁的火力更猛,机动性更高,谁打过谁了,人力配置和人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4:09:22

国军
国军有许多美式装备,中正式步枪,M1步枪,汤姆森冲锋枪,比三八大盖(明治38式)和歪靶子(大正11年造)强多了
美援飞机也强过日本,舰船就更强了,但就国军那种制度,战术战法,除了几个王牌军,比日本强不到哪里去,必须有“美援指挥官”

你可以看看国军在缅甸战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为中国人争了光
看看《蒋家御林军的覆灭》

二战时的日军
其陆军常备主力师团(师)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旅),每个步兵旅团(约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团),每个步兵联队(约3870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营),每个步兵大队(约1215人)下辖四个步兵中队(连)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约250人)下辖三个小队(排),每个小队约70人。另外,师团还直辖骑兵联队(约1400人)、炮兵联队(约2500人)、工兵联队(约1500人)、辎重兵联队(约2800人)及通信队(约650人)、卫生兵(约500人),野战医院(约150人)等。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日本陆军第一至第二十师团、近卫师团及中日战争爆发后由近卫师团扩编的近卫第二、第三师团,而后组建的战车(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均属于甲种师团的编制
解放战争时的国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武器装备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日械,美械,国械。

美械可分为全美械、半美械二类,当时的美械师的正式名称为美械轻装备师,师应辖步兵三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及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军乐队、无线电队、军医院各一。每个师应装备105mm榴弹炮12门,75mm山炮12门。驻印军的各师(后编成了N1A和N6A)是国民党军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因为运输上的原因,国内的30个全美械师的武器则是三个师只给了两个师的美式装备,由军内自行调整,因此当时的国内美械部队都没有达到美械轻装备师的编制水准,即使是整编11师与第5军这样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也有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