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第十条的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4:13:02
内容是: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不理解,通货膨胀后人们的工资提升的必然没有物价上涨的快,工厂的营业额下降,最终不会导致失业量增加么?事实上的例子不也是这么证明的么?为什么<经济学原理>上写的是
·经济中货币量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
·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工人,并意味着更多的物品与劳务
·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事业
货币量增加为什么能"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呢?不应该是减少么?
还有,我用的书是第五版,看了下之前的版本好像说的和我这个版本不太一样,请问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有帮助必定加分,谢谢~~!!

“不理解,通货膨胀后人们的工资提升的必然没有物价上涨的快,工厂的营业额下降,最终不会导致失业量增加么?事实上的例子不也是这么证明的么?”
————————楼主上面的分析有一明显错误,“通货膨胀后人们的工资提升的必然没有物价上涨的快”是对的,但是物价长得快,会增加企业的营业额,而不是导致其“下降”,以下是宏观经济学对该原理的三种学说的解释
第一,粘性工资理论,劳动力价格即工资事前合同订立的,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收入增加,成本不变,利润增加,激励厂商多生产赚钱,从而导致失业率下降。
第二,信息不对称理论,从生产投资角度分析,我们的分析中,每个厂商只是关心自己的产品价格,当价格上升的时,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产品价格上升了,第一反应就是大量生产,赚取更多的钱,于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上升,短期内失业率下降。
第三,粘性价格理论,我们考虑厂商是最后一道经销商,由于之前的原料、产品、要素是订立合约的,所以短期内不会因为通胀而大量升值,从而不会实质上增加成本,相反,相较而言是降低了成本。

看清楚,第十条内容: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内容里有个短期,短期与长期是不同的,这问题也是分析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一种替换关系。反映了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 而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是垂线,在长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能降低失业率。
短期内,人们不能准确的预期实际通货膨胀,此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提高通货膨胀以刺激了社会生产,从而降低失业率。长期内,人们能准确的预期实际通货膨胀,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能降低失业率。

失业不是从工人的角度上看的,要从厂商的角度分析,
因为工人的实际工资低了,那么厂商有激励去雇佣更多劳动力去生产,那么总产出增多,同时失业率减少.
当然工人的实际工资暂时下降了,这是没错的

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厂规模增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