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出分析先秦儒家哲学人性论的理论得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6:11:16
急求答案!!!!

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 孟子的环境处于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里面 充满光明和美好 受人敬仰尊敬 因此他看到了人性善 因为他处于高处
性恶是针对世俗来说的 人人皆为利 人性的自私 暴戾 攻讦 贪婪 好色 已经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 而打击其他人
他们处的环境不同

不可以这样简单的断言。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但受了道家很大的影响。孟子那个善的性是本性,是超越的天道在人身上的内化。荀子那个性恶,是不承认有一个道德之天的。

好像记得还有一种人性论调,既人性无所谓性善性恶,而是“空白”,当遇到特定的事情是会表现出性善或者性恶。

直接断言人性的善恶,是哲学没有反思的表现。

孟子的性善论并非性本善,而是指人性向善,只要条件环境许可都是选择善,只有在发生利益冲突得失取舍时才会有善恶行为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