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出“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是作者看到的而不是他体验到的,自己做的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0:52:56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四言实写劳人疾苦,《诗》之风也。诗眼在一“迟”字。 因积雨,致炊迟,因炊迟,致饷晚,因饷晚,致农饥。三、四句非闲闲写景,所衬,乃当家田翁之心地也。“漠漠”句,言作苦,水田无际,但见白鹭,劳人胼胝,何处是尽头?“阴阴”句,言日长,夏木葱茏,但闻黄鹂,劳人饥饿,何时可果腹?千年解诗皆作闲景怡情,田园之乐,置王摩诘先生于何地?此情此景,是苦是乐,凡农家子无有不知者。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摩诘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王维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