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燕话(卫里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3:11:07
知道慈溪燕话(卫里话)的进。能详细讲一下你所了解的燕话的起源。发展。和现在有那些常用的日常语言。谢谢

“燕话”,又有人称之为“卫里话”,相传是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戍守此地的福建官兵留传下来的。这类话,不仅外乡人听了“一头雾水”,就连大多数本地居民也弄不清楚在说啥。
  算起来,燕话已口口相传了600多年。但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语言的语境在逐渐消失,会讲的人也越来越少,这让当地一些老人感到忧虑。林荫、周宁达、王乾岳就是其中几位,他们觉得燕话能流传这么久很不容易,不能让它就这么消失掉,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燕话”从抗倭战场流传下来
  “吃午饭叫‘削刀’,吃晚饭叫‘削猛’,长凳称‘挡依’……”在观海卫镇卫东村的周宁达家,记者听“燕话”如听外语,完全不解其意。“我小时候,父母亲在家里讲的日常用语就是燕话,周围很多老人也讲燕话,所以我基本上都能听懂,也都会讲。”周宁达说。
  一种比较确切的考证是,观海卫的燕话起源明朝时期,当时朝廷派遣戚继光带领福建将士到浙江沿海抗击倭寇,这些福建将士把家乡的“闽南话”带到了这里。为了戊守边疆,保证当地的长期安定,福建将士又在这里安居下来,世代繁衍,而他们的语言经过几百年的相传,在与当地人联姻以及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下,形成了这一特有语言——燕话。
  燕话为闽南方言的变异,这一说法也曾得到过证实。84岁的周杏芳老人告诉记者,几年前,曾有个福建语言代表团来观海卫考察燕话,周杏芳是当地说燕话的好手,被叫了过去。“一件物品的名字,福建人用闽南话说,我用燕话说,大家再比较一下,发现发音大同小异,都能对得上。”

  “燕话”的语言环境在逐渐消失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燕话都曾经发挥过不同的作用。有历史资料显示,由于燕话发音不涉字义,外地人是无法揭其秘密的,因而在抗战时期成为三五支队联络情报的一种工具,同时也在十里洋场成为宁波商人虞洽卿证券交易的暗语。上世纪中叶,当地还有很多人都用燕话来交谈,但到了80年代,会讲这种话的人已不多了,到如今,仅剩位数不多的老年人还会再说一点。
  78岁的林荫在观海卫老街开着一家照相馆,他告诉记者说,燕话的语言环境正在逐渐消失。“像南门,已经没人会说了,只有北门和西门还有几位会说。”燕话在南门消失的原因是这里外来移民较多,与其他城门比较相对开放,与外界日渐融汇,会讲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在林荫看来,燕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