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拟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53:03
花园里的小草随风摆动,像无数小朋友的手在向你热情招唤。
微风拂过,像妈妈的手轻轻的抚摸着着你。
类似这样的句子是比喻还是拟人?还是二者兼有?
一,有本体有喻体,二者有相似之处
二,把物当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
听听您的高见

我在教学中遇到过这样的句子。比如朱自清的《春》里有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们一般认为这句话既有比喻,又有拟人。我在有的资料上看到说是比拟,也可以。下面是百度百科上对比拟和比喻的对比,说得很好。如果你是教师,可以再查找一下资料,争取把这个问题在深入掌握一下。如果是学生,就把它理解成比喻拟人二者兼有就可以了。我不记得初中阶段要求掌握比拟这种修辞。

郑业健《修辞学》"盖必在观念上有联络处,想象上有变通处,始可以互相比拟.故比拟亦可谓为比喻之一种.但比喻为就其相似处着笔,比拟乃就其可变处着笔."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比拟,向来是一个独立的辞格.但是,如果从本质上看,比拟其实就是比喻,比喻中的一种.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把人当作物,把物当作人.为什么要把,为什么可以把两个不同的事物混淆起来,把甲当作乙呢 因为这两种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或者是客观存在的,或者是说写者主观心理上的一种情绪."
两位专家都认为,从本质上讲,比拟确实可以看成是比喻的一种.因此,比拟和比喻的界限有时确实不好划分.这是因为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时,甲乙两物往往存在某种相似之处.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不能改为"青山欢笑河起舞".因为这里暗含着比喻.
但比喻还是不同于比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比拟是直接把拟体当成本体来写,本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拟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也就是说,可以把人当作物也可以把物当作人写,本体和拟体的关系是重合,相融关系,彼此是混同的.因此,当物被拟作人或此物被拟作彼物时,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出"人"是什么样的人,"彼物"是什么样的东西.比如"青山起舞河欢笑"中的"山""河",我们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人,至于是天真的小姑娘,还是活泼的小伙子,无法回答."阳光洒在海面上"中的"阳光",我们也只能笼统地说被拟作了可以洒的东西,至于是闪光的金子还是发亮的珍珠,也无法回答.比喻是借喻体表现或说明本体,本体同喻体的关系是类似关系,彼此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