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房间里的回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53:23
一间杂物房,本来堆积了些杂物,在门口拍手的话并没有回音产生。

但是空出来之后,在门口拍手却会产生回音,请问这是声音的什么效应呢?

楼主进过录制音乐de‘录音间’么?录音间 的墙面是凹凸不平的,因为声音接触到墙面容易被‘吸收’避免杂音。 所以录音间的墙面要做成凹凸不平的。同理杂物间也是这个道理。 又因为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大于或等于0.1S.或者是17米以外.如果距离没有达到这个物理学所规定的标准的话,就会很难分辨,当然在杂物间里另说。所以堆满杂物的杂物间里阻碍物与发声距离很近 回声和原声不易被分辨。
哈哈,我是第一个
答的可能不好,楼下的同志请勿复制。

这是由于声音的回声。在空房间中声音能通过房间墙壁的反射,从而产生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房间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秒。当反射面的尺寸远大于入射声波长时,听到的回声最清楚。当房间有杂物时,声音的反射会被杂物反射和吸收,所以人耳就很难辨别出回声。

房间里堆放了杂物后反射的声音互相干扰而无法形成回音,空出来后只有墙面反射的声音所以能产生回音。

墙壁的回音效果,宏观上光滑而平坦,回音效果好些.
而放了书本过后,由于各种空隙,间歇.回音可能有可能没有.没有就是因为过多的反射而消失了.

由于两者距离短,所以人耳感觉不出来,当把杂物搬开后,距离差越大,所以人能听出来。但这不是回音,产生回音的最短距离是17米。一间杂物房不可能这么宽吧。这是声音的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