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现涅盘是啥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0:16:06

释迦牟尼现涅盘是指其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灭尽而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简单来说就是西方中的极乐世界。

释迦牟尼:佛教的创立者,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

涅而不生,磐而不死

本文属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四圣谛 八正道 三法印 佛性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显 密 宗 教

涅盘(梵语:निर्वाण,IAST:Nirvāṇa)是佛教用语,意义是指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一异、生灭、断常、俱不俱等等的中道体性意义。

涅盘是修证佛法所能得到的修证结果;佛法中一共有四种涅盘可为修行人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以及无住处大涅盘。

小乘佛法的修行人,能证有余依涅盘与无余依涅盘,不能证得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与无住处大涅盘。小乘修行者由断我见后,修行除断我执,能够证得的最高境界名为阿罗汉境界。此境界是指灭尽七转识,唯余第八识。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还没有死亡,因为还有五蕴色身存在於人间,尚要承受风吹雨打、炎热日晒等等人间的微苦,因此所证境界称为“有余依涅盘”;成为阿罗汉的小乘佛法修行人如果死亡,因为抛弃五蕴色身的缘故,所入境界则称为“无余依涅盘”。然而不论是有余依涅盘或是无余依涅盘,阿罗汉都因为消灭自我的缘故,实际上再没有此阿罗汉存在,所以在《圆觉经》里,佛曰:“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盘。”

本来自性清净而有染污涅盘,只有修证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能够证得。大乘佛法的修行人称为菩萨。在整个成佛之道的修证过程中,凡夫从发起愿意成佛的菩提心时,一直到将来能够成佛,总共须要经历五十二个位阶不同层次的修证阶段,历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