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所具备的素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28:19
当今中小学生应当具备和培养什么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呢,比方说团队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自我控制之类的素质。希望大家集思广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众所周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违法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所不允许的。而有的教师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改过去简单粗暴的做法,而采取了“踢球”的方式,轻者交给班主任,重者交给领导,或叫家长;有的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要成绩好了,别的什么问题都好说;还有的教师,对待那些学习上有问题的学生,只要求他们上课不捣乱就行,学与不学无所谓。这种种做法,实质上都是教师不关爱学生的表现,也违背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的原则。有悖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首先要把关爱体现在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上。

一、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先育人后教书。良好的道德素质是调节个人行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是学会做人的根本。然而,长期以来,确实存在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有的学生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应有的报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等。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靠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具有正确的是非观,能正确分辨美丑。所以每位教师,要真正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二、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综合发展才显公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重视能力培养只是片面教育。只能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小学教育也客观存在),看到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能力差,不能创新,适应不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被淘汰。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学教育就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三、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阳光体育运动是良策。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魄等。这是适应和改造环境的需要,是人的其他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然后由于长期以来,教师普遍关心学生的智育,忽视学生应有的锻炼,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比如,我国中小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