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方面有点天赋,应怎么教育培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4:16:03
我们这边有个孩子,很有音乐天赋,甚至有时达到绝对乐感,怎么去激发他的音乐细胞

提起歌唱,大家马上想到的是通过发音器官来唱歌。在以往的歌唱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的也是让幼儿学唱歌——用好听的声音、多样的形式反复的、一遍一遍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或动听的旋律、或明快的节奏等,并不注重幼儿对歌曲的倾听、欣赏。因此,幼儿往往是被动的尽力做到老师要求的声音自然且有变化、感情投入且准确等,实际上幼儿并未真正的感知、体验、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这是一种教与学的“背歌式教育”。

铃木认为:“儿童可以像学会本国语言那样自然的学会理解音乐,只要能为儿童创造一种像祖国语言环境一样的优良的音乐环境,让幼儿每日沉浸于其中,任何儿童都可以轻易的掌握那些最优秀的人类音乐文化遗产。”因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让幼儿“听音乐”的力度。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音乐环境,让幼儿的身边经常弥散着音乐的旋律、节奏等。

例如:在组织歌唱教学活动《雪花和雨滴》时,打破以前在活动开始让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后,便开展教唱和学唱,而幼儿往往三遍五遍地唱不下来,且唱的声音不优美、不自然,显得比较生硬的模式。而是在进行活动之前,先反复的播放《雪花和雨滴》的音乐让幼儿倾听,教师也在与幼儿接触时、玩时有意识的哼唱,幼儿听乐曲的旋律多了,有了一定的感受,自然的会对乐曲产生潜意识的认识。有了此层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完整欣赏时,脑中就会有意识的滚动着乐曲的旋律,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再教唱时,幼儿便能自然的歌唱,并把自己潜意识对歌曲的认识即审美感受表现出来,而且把两段乐曲针对雪花、雨滴其轻柔和响亮的不同特点较完美的表现出来。这样,幼儿在“听音乐”后的教学中都能主动、自然有感情的演唱。

这要看你要朝哪个方面去培养

是乐器方面 还是作乐作曲方面

乐器多练习 熟悉 外带靠自己的感觉

作曲方面 只有多接受多民族 多国家的曲风 来增加 音乐感觉,还有节奏方面的认知力.

还有一点 音乐天赋不等级绝对乐感. 能听准音 不代表这个人拥有音乐天赋 他只是听的很准,天下有绝对音感的人不一定是有天赋 有天赋 不一定需要 很强的乐感

音乐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曾提出:“儿童学习音乐首先应该学习听完整的优秀音乐,只有多听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