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水电导率跟电阻有关联吗?怎样测出来!急急请化学高手指点迷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21:40

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阴离子移向阳极,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或电导度),用G表示。电导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越小,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即
  G=L/R
  式中R—电阻,单位欧姆(Ω)
  G—电导,单位西门子(S) 1S=103mS=106µS
  因R=ρL/F,代入上式,则得到:
  G=IF/(ρL)
  对于一对固定电极来讲,二极间的距离不变,电极面积也不变,因此L与F为一个常数。令:J=L/F,J就称为电极常数,可得到
  G=I2/(ρJ)=KI/J

  式中:K=1/ρ就称为电导率,单位为S/cm。1S/cm=103mS/cm=106µS/cm。电导率K的意义就是截面积为lcm2,长度为lcm的导体的电导。当电导常数J=1时,电导率就等于电导,电导率是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表现。
  电导率K,电导G,电阻率ρ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K=JG=I/ρ
  式中J为电极常数,例如:电导率为O.1µS/cm的高纯水,其电阻率应为:
  ρ=I/K=1/0.1×106=10MΩcm
  电导率的测定 GB1576—2001 A5 电导率的测定 A5.1 方法概要 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其定义是电极截面积为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厘米(S/cm)。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厘米( 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溶液的电导率是指25℃时的电导率。 A5.2 仪器 A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