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学英语先学语法,明明是弊多利少,可为什么,咱们还在使用这套失败经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6:11:08

1,老外虽然不学语法,单他们平时就说英文,导致了他们即便不懂得语法也会英文,而且说不错。
2,原因是因为他们培养了良好的语感。而非死记硬背的语法。
3,他们有了语感后,想说什么就凭感觉直接说了,不用脑子里去想: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4,归根结底归咎于中国没有培养语感的环境 - 就是全民英语。如果一个国家不是大多数人都在说英文,如果一个国家非官方正式语言,或者官方语言不是英文,那么国民就很难有机会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预感(通过人与人的交流)

5,所以中国一定要通过语法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懂得英文,然后少部分好学生可能勤奋练习有了好预感,大部分没有语感的英文也就一般般了。

6,另外可能跟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有关。中文讲课的时候也是主谓宾的那么讲。这貌似是传统思维造成的弊端。所以中国教育部门觉着这样教英文也不错。。可惜英文跟中文毕竟不同。导致现在的弊端。

怎么叫“明明”是弊多利少
我以前读新东方时,也听见过有的老实说咱们国家的英语教学方式;
问题是,咱们的教育不在于怎么教英语,而是把英语的地位放得太重了;

反正现在国内大部分企业中,对英语的应用只停留在书面上,所以,
与其培养青少年的英语听说能力,还不如培养一批读写能力强的人才

因为教育部的那些老头老太莫守陈规

谁说这是失败经验了?论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