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在医学上怎么称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48:42

中医学叫外感湿热病。

【英文】heatstroke
中暑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尤易发生中暑。中暑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和死亡,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核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达41℃是预后严重的体征;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热失神(heat syncope)
原因:在直射日光长时间照射的情况下睡醒。由于流汗引致的脱水和末端血管的扩张,全身的血液循环降低而导致。
症状:意识在突然之间消失。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脉搏呈现徐脉。
治疗方法: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热疲劳(heat exhaustion)
原因:水分和盐分的补给赶不上大量的流汗,形成了脱水症状的时候发生。
症状:有各样的症状,例如:直肠温上升至39℃、皮肤寒冷、明显地流汗,等等
治疗方法:进行输液及冷却疗法。
热痉挛(heat cramps)
原因:大量流汗后只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不足时发生。
症状:突然的有痛性痉挛和硬直的产生。体温比平常的高,明显地流汗。
治疗方法:经口注入食盐水。
热射病(heat stroke)
其中热射病的成因若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的话则又称为日射病(sunstroke)
原因:[[下视丘]的温热中枢受到障碍,体温调节机能丧失时发生。
症状:产生高度的意识障碍,体温上升至40℃以上,不明显地流汗,皮肤干燥。
治疗方法:紧急入院,并且尽快进行冷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