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废物,为什么还是春秋五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22:30
满口仁义道德, 没有用的人,为什么还是五霸?

宋襄公的历史定位的确应该重新审视,本来所谓的“五霸”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定位的。不过其合理的地方在于,古人是比较重视统治者的身份地位名爵的,宋襄公占了几个有利,第一,他是东周末期较早拥有特殊权利的国家,是较早的能够威胁到洛阳中央的崛起势力集团,后人的“春秋战国”的历史划分中,宋襄公和他的国家在当时“春秋”时期具有一定的标志性作用。历史学家们可能是考虑到其在特殊时期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作为划分依据的。至于宋襄公之后的霸主们,是一个比一个强了。第二,宋襄公的爵位是很高的,好像是公爵吧,还是当时周王的长辈,因为地位高,当时的诸候还是很给他面子的。当时只有少数几人拥有公爵的地位。另一个原因是,春秋五霸所处的时期人们尚很尊重“仁、义、礼、智、信”的称霸理念,强调以“德”服人,春秋五霸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至少在表面上尊重周王朝的中央地位,发生战争时也往往打着维护周室的幌子。宋襄公虽然国家不算很强大,人也懦弱了些,但几次出兵也都是以代周出兵的名义,在“仁义礼智信”这方面做的也还算过的去,虽然虚伪了些,不过对外口碑还行,所以这也让他在当时的诸候中拥有很大的面子和话语权,算是一种软实力吧。

所以我们可以说他天真,也可以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宋襄公绝非“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很低,因此很多时候很难理解那些真心守卫自己内心信仰之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吧。其实宋襄公在我看来和孔丘的性格类似,也属于那种追求理想的浪漫之人,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该初衷。也许他们的做法或者主张在当时有些不切实际,也不能抹杀其可贵之处。

(我的回答不是翻版黏贴网络上的东西,那样很没意思)
首先你的认识有误,宋襄公并没有满口仁义道德,他奉行的政策其实和齐桓公有一定的相似,即以诚信取信于天下,但宋襄公的失误在于,一方面宋国当时只是二等强国,实力不及齐晋这样的第一等的大国,这也是宋襄公争霸失败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诚信毕竟只是政治的一个工具,你看齐桓公在争霸的过程中多次运用过以诚信取信于天下的手段,但问题在于宋襄公在这一点上过于僵化,把政治斗争的严酷性估计得太低,这一点和前秦苻坚有些相似。
宋襄公曾经帮助齐桓公的太子姜昭复位,其实力不可小视。但争霸运动有胜就有败,宋襄公固然是失败了,但他在春秋历史上还是一个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