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道德经》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0:32:43
第二章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里的,圣人之所以“不去”是因为“弗居”,白话是说“因为不占有,所以其功永恒不灭”。与上文说的“有无相生等”又有什么联系?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不居功,也就无所谓“有"又因为无所谓“有”所以就无所谓“无”。但这个说法可与上文的“有无相生"的万物相对的“恒也”有些矛盾。我还有一种理解就是“不居功的圣人”与“居功的人”形成相生相对,从而“不去”。想听一听各位的想法。
小熊哇哇叫,解释的不好,还是没有解决我的“恒也”的问题,不过还是解决了我的一点疑问

我觉得这一章主要是表达了对立双方相生相立的意思,而这紧密相连的两方面又可相互促进。所以道家抓住这一辩证法,进而能够深入考察事物,从而从其反面入手反而达到正面效果。
圣人也便是知此常理的人,因此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促其成功,即尽各物之性。但其所为也只是辅万物之自然,因此也不会居功,但这却正是人所能够成就的最好最大的功劳了。人或物都会受其恩惠而回归各自本然的状态,这无论对于谁都是一种最佳结果了,圣人之功因此不去。另一方面,对于圣人,不以之为功就不会失去,也不会有负担,因此他也才可能达到最高的功却不失去什么。

我个人认为老子说得那个能相生的有和无是知性的对象,他那个圣人无为就是已经把相生的有和无重新统一了,圣人之德,任遇委化、周流六虚。圣人之所以不去,不是因为弗居,而是圣人之德合道,道不去,圣人之德亦不去,不是现象上的不灭。圣人不和谁相生相克,圣人是自在自足的。
你看得是哪个版本?《道德经》一般看陈鼓应的(中华书局)。还有本谁的《老子今注今译》,不过别看白话翻译。最好是看王弼的。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话是说不明白的,一开口就错了。看多几遍自然明白了。

所谓无为,不是刻意地不做什么,而是一种心境状态,这一点和佛家的“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类似
套用现在的话,“从不曾忘记,谈什么想起”
也就是维持万物原本应当的状态,该有的,不必刻意丢弃;不该有的,不必刻意得到
所谓圣人,处功与无功的心态是一样的,所以功的有无对他来说并没有大的差别,是谓不居功

《道德经》里面说水的,我最喜欢的那句话,解释这个就很简单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都说了是个人的解释了
所谓恒,是天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与佛的理解,很多要靠个人悟性的,可以悟不可以说,“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的味道就变了,说的只是悟的百分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