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49:49
解析

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A.“簿”读bù;B.“弦”应为“旋”;D “繁”应为“烦”)

  2.D(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争执时针锋相对,各不相让。A.望文生义。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不恰当。B.不合语境。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此处应为“不闻不问”。C.感情色彩不当。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只能用“夸夸其谈”)

  3.B(A.“后无来者”与“后人也多望尘莫及”自相矛盾。C.“失踪儿童父母的寻:

  找”有歧义。D句式杂糅。“农民工参加医保的方式有”与“这两种参保途径”杂糅)

  4.A(B在“记者说”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秋风所感染”与“个性的宣泄”

  之后的问号应该改为逗号;D句号应该放在括号外面)

  二、(9分,每小题3分)

  5.C(A.说明的是命名的由来和提出蓝牙技术的目的;B.说明的是“蓝牙技术”

  这个概念提出的背景;D“短距离”信息缺失)

  6.B(据最后一段“工作的安全性”还是蓝牙技术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可以判断)

  7.A(推断结果过于绝对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应为“夸耀,骄矜”之意)

  9.C(均为介词,前者表目的,可译为“为了”,后者表对象,可译为“向,对”;

  A.均相当于介词“于”,可译为“在”;B均为副词,都可译为“尚且”,表让步关系;

  D均为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10.B(“肯定了‘治身心而外天下国家’的老氏之学”在文中无依据。)

  第Ⅱ卷(共120分)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