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夏日绝句》,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对项羽兵败自杀各持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50:05
拜托……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对项羽是思念的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对项羽以为卷土重来也是可以的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不可能重来

李清照《夏日绝句》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杜牧《题乌江亭》则认为项羽死钻牛角尖,胸襟不够宽广,不懂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死得太快。
王安石《乌江亭》则十分辛辣,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 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山再起,不死也没用。

李清照对项羽是钦佩。杜牧认为项羽缺乏坚忍之心。王安石认为败局已定

碰巧才考试做过这题: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对项羽是思念的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