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凭着怎样的因素吸引着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将其定为一国之核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20:56

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西安附近出了半坡,所以这个地方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算是中国发展比较早的地区。
2、秦统一天下,政治中心在西安附近,给接下来朝代建都西安留下了基础。
3、水路交通便利,路陆有秦驰道的基础,水路有渭河黄河,以至于后面的大运河。这个很重要。古代盐铁官营,称作漕运,是国家的命脉,而漕运主要靠水运,只有水运发达的地方才有可能建都。
4、西有嘉峪关、南有秦岭、北有渭河、东有潼关,关中小平原气候物产都不错,又安全又经济。

2L说的水路不行,那是唐代之后,连接渭河的水道堵住了,物资进不来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后期西安没落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一开始西安就输给北京的。

黄河

易守难攻(潼关),气候适宜(秦岭-淮河以北),地处平原,地广物丰适合建都,交通便利(全国中心)。综合以上原因,西安无疑是最好的建都地点,只是有一点输给北京,那就是水路不行,给西安的发展造成和大影响。

一、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语出张良,这是史有记载关于长安可以定都的最早记录。

二、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对于南京作为国都不甚满意,一直心怀迁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标最钟意的迁都之选正是长安。
2008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监察御史胡子祺上书,提到“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朱元璋顿时心动,但不形言表。经过仔细考虑后,他派太子朱标巡视关中,并告谕天下:“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向命汝弟(指朱元璋第二子秦王)分封其地,已十余年,汝可一游,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其实已经颇有迁都关中的打算。
太子朱标详细考察了西安和洛阳,比较两地地形,回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太子朱标个人也倾向于选择西安为国都,因为长安作为最为国人仰慕的汉唐国都,王者气派天下独步、无可匹敌。
然而世事难料,太子朱标返回南京后于第二年病逝,谥号“懿文太子”。
太子朱标壮年而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受到沉重的打击,再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