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的最早的评论人及内容,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9:47:44
如题
吴国公子季札曾点评过诗经中的国风,我想知道其点评的原文
谢谢

比较重要的大概是这句:《左传》记季札评论《国风》说:“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以及:他称《周南》、《召南》“勤而不怨”,《邶》、《鄘》、《卫》“忧而不困”,《豳》“乐而不淫”,《魏》“大而婉,险而易行”,《小雅》“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大雅》“曲而有直体”。更突出的表现是他对《颂》的评论:“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以下仅供参考:

约在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在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诗歌时,发表了对《诗经》“国风”“雅”“颂”的评论。季札把乐舞看作政治的象征,通过乐舞来体察各国的政治情况和古代帝王的政教业绩。

季札聘鲁,鲁人以《雅》、《颂》之外所得《国风》尽歌之,及观今三百篇,于季札所观与鲁人所存,无加损也。

朱彜尊本人则说:

季札观乐於鲁,所歌风诗,无出於十五国之外者。又“子所雅言”,则一曰“《诗三百》”,再则曰“诵《诗三百》”,未必定为删后之言。

不学诗,无以言。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不知孔子与季札哪一个早些?

孔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沙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