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人讽刺洪承畴的两副对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26:37
求古人讽刺洪承畴的两副对联

第一副。

  一局棋枰,此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来源: 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内挂出这样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可就这么个“臣节重如山”的家伙后来在松山战役失败后投降了清。于是有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可谓一字之增,境界全出?后来洪承畴做了清时大官,一次一位客人与其对弈。其间有丫鬟上来送茶,客人饮罢,只觉清香扑鼻,仔细一想此日正好是阴历“谷雨”,便随口道:“我道茶香味这样浓——原来是‘雨前茶’!”洪承畴不愧大学士,张口吟出:“一局棋枰,此日几乎忘谷雨。”而后得意地对客人说:“这恰好是一句上联,你把它续完如何?”客人道:“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两朝领袖”,是指洪承畴在明清两朝都做大官。“别清明”是所谓无情对:字面意思与上联的“忘谷雨”相对(“谷雨”“清明”都是阴历的节气),而实际却是骂洪承畴受明恩却降清朝,哪儿还有“清明”可言?

  第二副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联语用谐音、嵌字的方法,暗寓“史可法忠”,“洪承畴反”的意思,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妙不可言。

“贰臣”说洪承畴为明朝大臣时,深受崇祯皇帝宠幸,他自己也得意洋洋,曾在厅堂挂出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失败后降清,于是有士人将他这副对联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