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职业军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31:32
百家讲坛的袁腾飞说唐朝才开始有募兵制

义务兵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
战国,魏武卒。
数量五万人,选拔严格,当上武卒的人免除徭役税费,国家发给田宅。
汉朝的羽林军,虎贲军,期门军等等也都是职业军队。

其实只要国家到了一定规模国家肯定是有职业军队的,只是数量和比例问题而已(因为生产力的问题养不起太多的脱产军队),比如首都的军队基本上都是职业军队(比如上面说的羽林,虎贲,期门之类的就是守卫都城的职业军队),你能想象一个带甲百万的国家首都的禁卫军还会回去种地是什么鬼?
基本上都城还有各大州郡肯定是有常备军不然遇到突发事件难道还要慢吞吞的去召唤农民来解决吗?
唐代的只是职业军队比较多,怎么说应该开始大规模使用职业军队,不像之前朝代平时维持少量职业军队战时征召大量义务军队来打仗。
从理论上来说唐代中国大概有50万左右的职业军队

  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是在一战以后才有的,但是古代职业军队自唐始。

  是的。唐朝实行府兵制——
  唐朝建立之初,李渊父子就着手恢复府兵制。武德二年(619),开始设置军府,把关中分为12道,每道置军,每军下辖若干骠骑府、车骑府。每军设将、副各1人,督领府兵耕战。唐太宗即位后,进一步整顿和充实府兵,使府兵制更加完备。其主要措施是:一、增加军府数量。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将全国划为10道,共设军府634个(《新唐书·兵志》)。唐太宗将其中的261个设置在关中地区,约占军府总数的41%,依次为河东(太行山和黄河之间)、河南(东到海,西到函谷关,南到淮水,北到黄河)、河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长城以南)、陇右(青海东,甘肃西,新疆)。这种将强大的武力集中在中心地区的做法,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形成外轻内重的局面,从而有利于控制地方性事变,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贞观十年(636),唐太宗为加强军备,对府兵制进行了整顿。所有军府均隶属于直隶皇帝的12卫府和东宫六率府。军府改称折冲府,折冲府分为三等,上府1 200人,中府1 000人,下府800人。府兵的任务是宿卫、镇戍和征战。至此,府兵制基本定型、成熟。二、兵将分离。府兵服役后不脱离本乡、本土,户籍仍归州县,挂籍军府,田地也仍旧杂于农户之中,只有在番上(指轮番抽调府兵到其所隶卫府或边防重镇服役)校阅时